《中国饮食文化史》学术研讨会暨获奖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2015-05-05 13:21:32  来源:本社  编辑:社网站  浏览:8161


  2015年4月28日下午,《中国饮食文化史》学术研讨会暨获奖座谈会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坚守出版文化担当”。会议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杨西京主持,总编辑李颖致辞。责任编辑马静介绍了本书一路艰辛的成书过程。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有本书的作者、审稿专家、出版界名家以及有关领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桂晓风,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办公室主任陈亚明、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周新华出席了会议。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一部大型学术专著,她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于2015年2月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本书由著名饮食文化学者赵荣光教授主编,由全国20多位一流饮食文化专家、学者,历经20余年倾力拼搏而成。二十多年来作者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同舟共济,不离不弃。他们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历经炼狱般的磨难,以勇于担当的精神,铸就了这部原创之作,结束了中国饮食文化无大型史著的局面,占领了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制高点。

  该书以“中国饮食文化是地域文化”的坚实理论为基础,按黄河中游地区、黄河下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北地区、京津地区等十个饮食文化圈的分法,将全书分为十卷,共同组成一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整体历史。在各卷本中,又按断代划分章节,分代叙述,每个分卷都是一部区域饮食文化通史,分别勾勒出各地域饮食文化发展的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转型期等。本书承载了中国五千年厚重的农业文明,全面、科学地总结了自原始农业、畜牧业出现以来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成果,并以鲜明的学术风骨,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人文思想主线,充分彰显了如“医食同源”“天人合一”“尚和”“尊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直以来,有关饮食文化的大量著述尚停留在食谱的记载、食俗的描述上,现象罗列者为多,而缺少人文思想的辨析和学术风骨的支撑。本书重要的价值在于对中国饮食文化理论的梳理与提升,这一点,是本书高质量、高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卢良恕院士和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力荐。卢良恕院士说:“这部学术专著的出版,填补了中国饮食文化无大型史著的空白,开启了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篇章,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鸿篇巨制,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历史性文化工程。它的出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饮食文化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新科研成果的一次大梳理、大总结,将对传播、振兴民族文化,重建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学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李学勤教授说:该书“规模宏大,内容充实,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从这一点来说,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饮食文化是综合学科,故本书涉及的学科诸多,如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烹饪学、考古学、文献学、食品科技史、中国农业史、中国文化交流史、边疆史地、经济与商业史等,具有极强的开创性和理论建设性。

  本书的编辑团队视质量为生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终年孜孜矻矻,潜心弓耕,为全书倾注了烈火般的激情。他们以80多道的精品工序完成了这部大型史著,并借鉴了做辞书的一些办法来编此书,如仅“专项检查”就做了53项。有出版大家说:“本书的工艺流程,堪称精品典范,日后可以用做编辑培训时的教材”“现在很少有这样做书的了,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更加难能可贵。”

  本书的出版与获奖,得益于当下的天时地利人和。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的出版人认为,这些蕴藏于中华民族日常饮食中的思想,正是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当今浮躁的社会削弱了它的人文价值,甚或被人们所淡忘,人们强烈地呼唤它的回归。因此可以认定,这套丛书的出版,是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于社会的一项极为有益的文化工程。